膨化自热米饭的生产是一个集食品工程、机械自动化和包装技术于一体的复杂过程。其核心在于两个部分:米的预处理(膨化再造) 和 自热包的配套组装。整个生产线可以看作是“主食生产线”和“加热包生产线”的最终组合。‘
第一部分:膨化米饭生产线(主食部分)
这条线的目的是将天然大米改造为复水性极佳的熟化米粒。
原料清理与筛选 (Cleaning & Sorting)
工艺:使用振动筛、去石机、磁选器等设备去除大米中的灰尘、杂质、石子、金属碎屑等。
目的:保证原料纯净和设备安全。
浸泡 (Soaking)
工艺:将清理后的大米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。
目的:让米粒均匀吸收水分,为后续的蒸煮和膨化做准备,使其更容易糊化(α化)。
蒸煮 (Cooking/Steaming)
工艺:将浸泡后的大米通过蒸汽进行蒸煮,使大米完全熟化(充分α化)。
目的:使淀粉糊化,这是米饭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步骤。
膨化 (Puffing/Extrusion) - 核心工序
工艺:将蒸熟后的米粒送入膨化机或挤压机。设备通过高温、高压对米粒进行处理,然后瞬间通过模具释放到常压环境中。
原理:米粒内部的水分瞬间汽化,产生巨大的压力,使米粒体积膨胀,内部形成多孔的海绵状结构。
目的:创造多孔结构,这是自热米饭能够用冷水在短时间内(几分钟)复水的关键。没有膨化,复水需要很长时间。
干燥 (Drying)
工艺:将膨化后的米粒送入烘干机(如网带式烘干机),用热风将其水分降低至安全标准(通常≤8%)。
目的:降低水分,防止产品霉变,延长保质期,同时使米粒定型。
冷却与筛选 (Cooling & Screening)
工艺:干燥后的米粒经过冷却隧道降温,然后通过筛网去除碎粒和粘连的米粒。
目的:保证米粒的完整性和美观,便于后续包装。
配料混合与充填 (Mixing & Filling)
工艺:将膨化好的米粒与脱水蔬菜包、脱水肉粒、调味粉包等按比例在混合机中简单混合,或采用分层充填的方式,先放米,再单独投放菜包。
目的:组成一份完整的主食。然后通过自动充填机准确计量后灌入餐盒的米饭区。
第二部分:自热包生产线(发热部分)
这条线平行生产的是化学发热包。
原料配制 (Raw Material Preparation)
主要成分:通常为铝粉(或镁粉)、焦炭粉、盐(氯化钠)、蛭石(保温剂)、生石灰(氧化钙)等。
工艺:按严格比例将各组分在密闭混合设备中均匀混合。此过程需严格控制粉尘,防爆防潮。
制袋包装 (Bagging)
工艺:使用无纺布或打孔PE膜等透气材料,通过自动包装机将混合好的发热药剂定量包装成袋,并保证密封性。
目的:发热包需要透气才能与水反应,但药剂不能泄漏。
第三部分:整合包装线(组装部分)
这是将主食、发热包和其他组件集合成最终产品的环节。
组装 (Assembly)
工艺:在自动组装线上,将装有米饭的主食盒、发热包、清水包(通常用软塑袋或硬塑瓶)一同放入外碗(通常为PP塑料碗)的指定位置。外碗的设计至关重要,需有通风孔和隔热层。
外包封装 (Outer Packaging)
工艺:放入餐具、外盖,最后使用自动包装机收缩外包膜(OPP或CPP膜)。
目的:固定内容物,防尘防潮,并提供产品信息和品牌展示。
喷码与检测 (Coding & Inspection)
工艺:喷码机打印生产日期和批号。通过金属检测机或X光机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测,排除金属异物等安全隐患。
装箱入库 (Cartoning & Palletizing)
工艺:自动开箱机、装箱机、封箱机、码垛机器人完成最后的工作。